陕西省阳光慈善基金会志愿者服务规章制度
一、总则
1、根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等文件精神,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为加强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所称的志愿者是指本人出于自愿,在本会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无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个人。
二、志愿者注册
1、注册志愿者应具备的条件
1.1、自愿无偿参加志愿者工作;
1.2、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能力和身体素质;
1.3、年满14岁以上、70岁以下(含),身心健康、动机纯正者;
1.4、服务当天能连续工作3小时,一年至少提供40小时服务,且能持续服务一年及以上者;
1.5、遵纪守法,拥护本志愿组织机构章程,热心参与慈善事业。
2、个人申请者注册
2.1、申请人通过网络、通讯等方式直接向本会志愿者组织(或本会指定的合作机构的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出示或上传相关身份证明、近期个人体检报告,有特殊技能者须提供专业技术证书,填写《志愿者注册登记表》并提交。
2.2、本会志愿组织机构将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等方式回复申请人,进行预约面谈,评估是否适合。
2.3、最终录取的志愿者,将进行登记注册,并建立档案。对已经登记的志愿者由志愿组织安排进行基础培训,并进行相应考核。
2.4、考核通过后,本会志愿者组织机构将向其发放志愿者工作证、志愿者服务卡、志愿者衣服等相关志愿者配套工具。
3、社会公益团体注册
3.1、社会团体志愿组织通过网络、通讯等方式联系本会志愿者组织机构,并填写上传公益组织登记表。
3.2、经本会志愿组织及相关管理层审查通过后,本会志愿组织机构将与社会团体志愿组织面谈沟通确认双方合作事宜。
3.3、确认合作后,双方建立对接模式,后期志愿服务可根据具体服务事项进行沟通,根据需要在本会指定区域开展志愿服务或相关志愿活动。
三、志愿服务内容
1、志愿服务准备
1.1、成立志愿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志愿者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每半年召开协调会。
1.2、搭建志愿者管理系统,志愿组织及志愿者将通过该系统进行日常工作任务发布、考勤签到,日志,建议等工作,有需求的团体也可通过该系统发布需求。
1.3、志愿者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需求方志愿服务负责人,负责对接各志愿组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建立后备志愿者队伍信息库和志愿者档案。
1.4、志愿者服务下设组别,分别如阳光助学组、阳光助医组、阳光安老组、阳光助困组、宣传教育组,特殊技能组……各组长负责志愿者日常工作安排与管理督导。
1.5、对具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专业的服务培训,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经培训后达不到要求的,可重新选择其他服务项目。
1.6、志愿者按照规定身穿志愿者工作装,佩戴工作证等。星级志愿者同时需佩戴星级徽章。
2、教育与培训
2.1、岗前培训(包括初阶培训及专业培训二部分)
2.1.1、初阶培训:志愿服务规范、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志愿服务伦理;
2.1.2、专业培训:如阳光助医组感染管制系列课程一法定传染病介绍及结核病防治、医疗废弃物处理标准作业程序、医疗新知识等课程;
2.1.3、培训结束后,将进行为期3次(即9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考核。
2.2、日常培训
2.2.1、志愿者管理领导小组每年拟定志愿者在职培训计划,至少举办6次志愿服务培训,针对全体志愿者或各组分别培训。
2.2.2、每年6月及10月公告志愿者教育培训完成进度,未达标准者,需于当年度12月底完成培训课程,未完成者,次年将取消其继续在本会进行志愿服务的资格。
3、志愿服务日常任务
3.1、自主选择:依据志愿者的意愿及可以服务的时间,安排服务项目,为有困难的对象提供义务服务。
3.2、阳光助学: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家访,全面了解贫困大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帮扶需求,确保精准助学,为孩子们插上逐梦的翅膀。
3.3、阳光安老:为孤寡老人提供一般生活护理、沟通交流、咨询、健康教育、陪护、阅读报刊杂志等服务。
3.4、阳光助医:以本会助医病种为主,收集、核实贫困患者及其家庭情况,确保精准助医,让贫困患者圆健康梦。
3.5、阳光导医:为门诊、急诊患者提供包括导诊、预约诊疗、排队、解释、护送、取药、陪同检查、取送检查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等服务。
3.6、收集建议:收集意见和建议提供给本会相关部门。
4、志愿服务其他任务
4.1、技能服务:从事具有专业技术要求的义务服务工作。
4.2、活动服务:根据本会志愿组织的安排参与慈善宣传、大型活动、扶贫济困等义务服务工作。
4.3、紧急服务:承担临时性、突发性义务服务任务(如大型慈善活动、救灾、紧急救援等)。
4.4、特长展示:特长志愿者根据志愿组织安排进行特长展示开展服务如音乐,舞蹈,绘画等。
5、志愿者服务宣传
5.1、宣传志愿者风采,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5.2、公示志愿者招募计划及部分条件并附联系方式,欢迎更多社会人士加入。
5.3、展示本会志愿者识别标识,防止外来非志愿者人员,为其他目的而谎称志愿者。
四、志愿者权利和义务
1.1、志愿者的权利
1.1.1、参加本会的义务服务活动。
1.1.2、接受本会提供的与志愿者服务有关的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
1.1.3、参与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对本会志愿者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
1.1.4、参与志愿者服务计划的拟定、设计、执行及评估,获得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完整信息。
1.1.5、优先获得本会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1.1.6、请求本会帮助解决在义务服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1.7、获得从事义务服务工作所需的工具和安全保障,(因不遵守本会相关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由本人承担)。
1.1.8、有选择与个人知识、技能和兴趣相符的服务项目的权利。
1.1.9、自由退出志愿者服务组织。
1.2、志愿者的义务
1.2.1、遵守本会的有关管理规定;
1.2.2、履行义务服务承诺,完成服务队安排的服务工作;
1.2.3、参加本会安排的教育与培训;
1.2.4、尊重服务对象的权利,保守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1.2.5、不得向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1.2.6、妥善使用和保管志愿者工作卡和志愿者徽章等相关工作工具;
1.2.7、维护本会声誉和形象,禁止以志愿者名义进行非法活动;
1.2.8、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40个小时;
1.2.9、上岗服务期间,志愿者必须穿着志愿者工作装、佩戴相关证件,自觉维护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1.2.10、相关法律、法规及本会规定的其他义务。
五、志愿者考核激励及表彰
5.1、志愿者考核及奖励
对本组织注册志愿者采用星级认证制度,根据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认定其为一至五星志愿者。星级志愿者认定后,由志愿者组织在其注册证上进行标注,并佩戴相应标志。
5.1.1、一星级:注册志愿者义务工作时间累计达到80小时以上;或一年之内服务20次(每次3小时)
5.1.2、二星级:注册志愿者义务工作时间累计达到150小时以上; 或1年之内服务30次(每次3小时)
5.1.3、三星级:注册志愿者义务工作时间累计达到300小时以上;或1年之内服务40次(每次3小时)
5.1.4、四星级:注册志愿者义务工作时间累计达到800小时以上;
5.1.5、五星级:注册志愿者义务工作时间累计达到2000小时以上;
5.1.6、“标 兵”志愿者: 工作成绩突出,有较大社会贡献和影响的五星级志愿者。
本会依据志愿者服务时间的长短、质量和服务的成绩,分别授予五个星级志愿者称号及标兵志愿者称号。标兵志愿者及特别优秀志愿者每年将上报至上级政府机构。参加市级或省级5星及优秀志愿者的评选。
5.2.本组织机构志愿者福利
5.2.1.对本组织已注册社会志愿者每一期(一年)服务满40小时,可在指定医院免费拍DR一次。
5.2.2.每一时段服务满3小时的社会志愿者,可领取本会提供的工作餐卷一张,在员工餐厅就餐。
5.2.3.志愿者服务达到1星,加志愿者编号(编号唯一),并永久保存。
5.2.4. 志愿者服务达到2星。开启时间兑换(即一小时为1积分)
5.2.5.志愿者服务达到3星免在指定医院就医当年挂号费(仅限志愿者本人),后期每提升一个星级均免达到星级在指定医院就医当年挂号费。5星级增加免其直系亲属在指定医院就医当年挂号费。
5.2.6.持续在本会服务10年或志愿者服务达到4星,本人在指定医院就医享受医院员工同等优惠。
5.2.7、志愿者服务达到5星,奖励五星志愿者奖牌。
5.2.8、本会每年12月5日为志愿者举办一次联谊活动,搭建志愿者队伍平台,交流工作经验。对标兵等优秀志愿者进行现场表彰奖励。
5.3.、志愿者的劝退
志愿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本会可对志愿者进行劝退:
5.3.1、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志愿组织工作安排的;
5.3.2、不遵守纪律造成服务对象损失或影响服务活动成效,造成不良影响的;
5.3.3、利用志愿者的名义从事营利性或非法活动的;
5.3.4、违反志愿者管理有关规定的;
5.3.5、在志愿者组织内部搞不团结、制造不和谐的。
5.4、鼓励措施
本会对在开展活动中提供良好服务、表现出色的志愿者,采取以下鼓励措施:
5.4.1、将志愿者的表现和工作成绩反馈给其所在的单位或社区,或在本会自办刊物、网站进行宣传、推介;
5.4.2、向中国志愿者协会推荐,参与有关奖项的评比;
5.4.3、本会作为公益性组织,可作为在校学生实习基地,并为志愿者做出实习鉴定;
5.4.4、志愿者若申请本基金会项目资助,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六、制度部分配套附件
6.1、志愿者宣言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